6.5世界环境日,圣清环保受邀参加由云南省生态环境厅主办的<2020年六五环境日主题活动启动仪式>.各界领导,画家、书法家参加仪式并给优秀作品颁奖。
世界环境日,奏响低碳生活进行曲,以蓝天为乐谱,以绿树为音符,以碧水为琴弦弹奏出环保最强音,为地球母亲祈祷平安。吃五谷杂粮,穿天然布衣,住节能住宅,行无车之旅,用厉行节俭。让我们一起来保护我们的地球母亲。
干货|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之场地调查与修复工作流程
场地调查是场地修复成功的基础,不合适的概念模型是导致修复失败的主要原因。在场地调查中,较准确地确定污染源、污染扩散途径、污染物分布和受体关系,才能制定更经济有效的修复方案。现阶段我国场地污染调查阶段投入的人力和资金往往十分不足,存在较为严重的重修复轻调查现象。
场地调查,分为初步调查和详细调查两个阶段。实施步骤一般包括资料搜集、现场踏勘、人员访谈、初步采样分析等。搜集场地有关文件、历史档案、照片等资料,有助于了解场地污染的历史情况;现场踏勘目的在于核实已搜集到的资料,了解污染现状,包括周边敏感点等;人员访问是为了进一步考证已有资料。而后,制定采样计划并现场采样,分析整理监测结果,最后形成初步调查报告和详细调查报告。
场地风险评估,主要是指健康风险评估,是估算地块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方法体系,从而合理确定修复目标,支撑法规为《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》(HJ 25.3-2014),其评估程序见下图。我国尚缺乏针对自然环境的生态风险评估制度。
场地调查和风险评估,是为了最后形成较为科学、有效的场地修复方案,提高场地修复成效。
01、污染类型,场地污染修复,通常分为重金属污染修复、有机污染修复、矿山修复、复合型修复四类。
02、修复技术,我国土壤污染情况复杂,很多地块由于产业类型的不断变革存在复合污染情形。当前,我国主要污染地块分为重污染企业用地、工业废弃地、工业园区污染地块、固体废物集中处理处置场地、采油区、采矿区、污染耕地等类型,也可简单地归纳为城市污染场地、农村污染耕地和采矿/采油区。在实际中,往往污染物不止一种,故常以多技术联用的方式进行修复。实际上影响修复成功的因素除了技术的选择还有很多关键的因素,包括场地条件、污染现状、修复时间、有效的修复药剂、高效和适宜的修复设备、投资和成本控制,以及专业性团队。